壹、教學構想
康軒二上第五單元"平行與垂直"
低年級數學跟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
若是照著課本上
孩子連結不到生活
對他來說 這樣的學習是無效的
最近學校發下想像畫
孩子美勞課上作品一個個出乎我意料之外
心裡想著
把平行與垂直加入想像畫元素
再配合康軒國語第三單元"好聽的故事"中學到的故事架構
讓孩子發揮創意與想像力
把平行與垂直做各種變化
來寫篇關於"平行與垂直"的故事應該很有趣
貳、教學日誌
一、校園找平行與垂直
初秋早晨陽光和煦,天空藍得純粹,校園樹影搖曳,是個舒服得讓人想走出教室的時節。連老師都不想待在教室了,告訴孩子「走!我們到校園上課吧!」頓時全班歡聲雷動。
今天上的是數學第四單元「平行與垂直」,這樣的幾何概念真的不應該困在水泥森林的教室,用枯燥的課本學習。發了畫板與圖紙,說了規則與注意事項,約定了集合時間,孩子們出發到校園尋找「平行與垂直」。
我喜歡看著孩子或坐或趴,或抬頭或沉思的從校園裡尋找「平行與垂直」,此刻,他們的眼睛觀察到的不再是冰冷的校門也不再是溜滑梯,而是有溫度有生命數學概念。
二、小朋友發表,並帶到校園一一指認
當孩子們找到「平行與垂直」迫不及待的想分享,於是我們把上課的場景拉到走廊,讓每位孩子說說他發現校園裡有哪些「平行與垂直」,當孩子們發表完,老師拿著粉筆帶帶著孩子再走到校園中,讓孩子用粉筆把他看到的數學概念畫出來。
三、小組討論平行的條件,並發表
發表時,找平常比較慢的孩子上台當老師解說
小朋友說完後,老師以表格將平行與垂直的異同點整理在黑板上(忘了拍照)
四、用筆寫下今天學到平行與垂直概念,讓孩子用自己的話重整
教學並不是煙火式的熱鬧與光彩奪目,讓孩子探索後藉著歸納、整理與分析,這樣的學習才能深化在孩子心中。於是我們回到教室開始分組討論「平行與垂直的條件」並上台發表,孩子們的討論就是彼此澄清與思辨學習過程。
發表時,找平常比較慢的孩子上台當老師解說
小朋友說完後,老師以表格將平行與垂直的異同點整理在黑板上(忘了拍照)
四、用筆寫下今天學到平行與垂直概念,讓孩子用自己的話重整
五、將數學概念延伸至語文課程~讀寫合一
將數學概念延伸至語文課程,我設計了「平平與垂垂歷險記」,讓孩子用平行與垂直設計兩個主角,讓他們兩個人在過程中,遇到危險試著去解決,也就是從故事的結構去滿足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創意與幻想。
寫了三天的孩子,可以看出很認真的畫圖,故事裡還會加上國語課教的詞語
將數學概念延伸至語文課程,我設計了「平平與垂垂歷險記」,讓孩子用平行與垂直設計兩個主角,讓他們兩個人在過程中,遇到危險試著去解決,也就是從故事的結構去滿足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創意與幻想。
寫了三天的孩子,可以看出很認真的畫圖,故事裡還會加上國語課教的詞語
六、同儕觀摩
孩子的學習除了向老師學習以外,還可以向同學學習
利用一節課讓小朋友相互觀摩
(一)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作品,寫出兩個優點一個改進之處:
(二)找出你最喜歡的故事 ~請小朋友把作品放桌上,每兩分鐘交換座位觀摩,找出最喜歡的作品,並用便利貼寫下回饋。
叁、教學省思
這是第一次嘗試把數學結合語文統整
花了將近七節課
我常在教學進度與課程統整間擺盪
反過來想
精準的照課本把進度教完
孩子真的學比較好嗎
教低年級十年
對於教材內容能輕易掌握
不過教材簡單
四節課就可以教完
然而 把課本教完就算真的教完了嗎
現在
我以"直覺"解構"數學課本"
從教學目標中思索如何融合課本例題與活動
讓孩子從實際操作中習得抽象概念
因此
數學課我幾乎很少讓孩子打開課本一頁一頁的教
我發覺數學課本寫得太"詳細"
沒有留白
把各種可能解題想法全部寫出來
沒有讓孩子思考
孩子們
受到溫老師啟發
以更高的角度教孩子高層次理解監控
把數學課本當作閱讀文本來教
分析、歸納、運用....
從孩子們的日記
我能了解他們了解多少
寫平平與垂垂歷險記
我沒有給予太多引導與框架
只是提醒書寫故事的架構
我以欣賞的角度看待孩子們揮灑想像
這樣的教法是嘗試性的
不一定最好
我仍有許多不足 需要修正
但是 課堂上看到孩子閃閃發光的眼神
書寫平平與垂垂歷險記時愉悅的神情
我知道方向是對的.
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