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0日 星期六

107/6/30羅志仲老師讀書會<覺醒父母>

今天讀書會文本是<覺醒父母>
原本覺得這是適合為人父母閱讀的書
不過志仲老師帶領下 可以替換角色為覺醒oo
我是帶著覺醒“老師”的心態參加這場讀書會

今天和老師一起討論書的還有淑錦老師

覺醒 覺察 覺知是這本書的主軸

開場老師說了一個經驗
前陣子演講場合有小朋友在旁邊講話玩耍
阿建老師的處理方式是“接納”
而志仲老師覺察自己“無法接納”
經過覺察    最後老師”接納了自己的無法接納“

這段經驗打中了我
雖說擔任國小教師
但是我沒有小孩
在很多場合裡
我無法“接納”吵鬧 沒禮貌的孩童
所以我常說自己只能接受上班時間的小孩
下班後  我不想看到任何一個小孩
因此在公共場合裡頭  只要有小朋友
我會避之三舍

在我的生命歷程中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觀點呢
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從小我也是個乖學生不吵不鬧(心中的規條)
我想最主要的還是十多年前剛懷孕時
學校流行水痘(我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
當我懷孕四個月跟同事分享喜訊後
隔天產檢 醫生宣告我的孩子沒有心跳
做了許多檢查
還是找不出原因
我發現從那時候開始
我覺得小孩身上很多細菌
於是 我改完作業  碰觸孩子後
不自覺開始洗手(現在好很多了)
下班時一定用酒精消毒我的桌子門把

我想在自己內心深處還隱含著
指責自己沒有保護好孩子是個失職的母親吧
也指責自己 每天接觸這麼多孩子  我怎麼能夠不愛他們呢
我口裡說愛我的學生 我卻沒有真正愛他們

志仲老師分享說“就接納我的無法接納吧”
這句話讓我恍然大悟
哈  我可以接納這樣的自己

覺知帶來“自由”

當父母前先終結內在創傷

對孩子的反應是勾動過去的經驗

淑錦老師給我的感覺是內心平和慈悲的女性

覺=“如實”地看見自己和他人
醒=從慣性的對錯二元論中醒過來

覺知帶來有意識的停頓
停頓讓人沈澱 產生連結

淑錦老師帶學生做正念與靜坐是我很好奇的地方
用透明的水和小蘇打粉攪動搖晃讓水混濁來比喻人們的心
用靜止的水瓶來比喻靜心
讓我想起
五月份母親節活動時
我們一二年級的孩子等待表演前
吵鬧 焦躁 喧嘩
我突然靈機一動
跟他們玩~我是一棵樹  的遊戲
我好愛這樣端坐時孩子們專注平和的神情



教育是一段自我覺察的過程
當一位覺醒老師  我想我還有一段路要走呢